清代民間中國最早的肖像油畫
專家�,該畫填補了大陸清代早期民間中國油畫在實物上的空��
一位油畫家幾年前在古董店里購買的一幅破舊油�,最近被確認為清代的中國肖像油畫,有專家評價說該畫填補了大陸清代早期民間中國油畫在實物上的空�,是目前國內已發現的最早民間中�肖像油畫�
這幅名為《清代四品武官肖像》的油畫長80厘�,寬56厘米,畫面上是一位花白胡須、頭戴黑色官�、身穿藏藍官服,神態安然的清朝官�,從他胸前的補子圖案(虎)判�,應是一位四品武�,畫面上沒有留下落款和創作年��
該畫是袁先生于1996年在肇慶一家古董店里購�,當時該畫粘滿了污垢,幸運的是在殘破的畫框上有一層玻璃保護,因而該畫除左下角破損外,其它部分保存完好。其后,袁野先生將畫拿到上海油畫雕塑院修復,使古油畫煥然一�,令當時在場的上海油畫專家們大吃一��
最�,廣州藝術博物院副院長、國內著名中國油畫史專家陳瀅專程前往肇慶,觀賞了袁先生所收藏的這幅油畫。陳瀅評價說,該畫填補了大陸清代早期民間中國肖像油畫在實物上的空白,是目前國內已發現的最早的民間中國肖像油畫�
原產于歐洲的油畫是從16世紀末開始傳入中國廣東的,據文獻記載,肇慶是除澳門外油畫進入中國最早的一個城�。明萬歷年間,意大利的耶穌會傳教士羅明堅和利瑪竇先后進入廣東,他們在當時還是兩廣總督府駐地的肇慶興建教堂,并在其內懸掛起以油彩繪畫的天主像和圣母�,以供當地人欣賞。清� 中、后�,隨著中西貿易的興盛,廣州、澳門、香港出現了大批以中國風物為題材的油畫———外銷畫。外銷畫繁興了百余年,并出現了一批有造詣的的本土油畫 �,這幅畫很可能就是當時中國最早的那批油畫家畫�。因為歷史原因,那一時期的油畫目前在民間已基本絕��
由于油畫的藝術表現手法更為逼真,所以當時的政府官員也比較樂于讓油畫家給自己畫油畫肖�,但當時油畫家被認為是沒有社會地位的“畫匠”、“匠人�,因而沒有資格在自己的畫上署�,所以這一時期的油畫很少有落款�
目前,除香港�,中國大陸的博物館都沒有收藏清代時期 的民間中國油畫實�,僅在北京發現保存有最早的清乾隆年間的宮廷中國油畫。因�,《清代四品武官肖像》的發現將有助于提高廣東美術在中國美術史上的地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