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
這是畢加索藍(lán)色時期的代表作之一�油畫畫面右側(cè)一位懷抱嬰兒的婦女,象征著生活的重�(fù),母親一臉滄桑,注視著面前的一對青年男女,她的形神� �,神情專�,目光嚴(yán)厲,好像有責(zé)備的意味。左�(cè)男女兩人緊緊相依,比喻放縱的愛情,畫家把這一對戀人處理為裸體形象,與右面那位著衣母親形成對比。男� 年左手微微抬�,指向那位母�,似乎對母子倆承受的巨大痛苦感到懷疑�
男子的形象在寫生階段還像畫家自己� 作品完成時卻已變成好友卡洛斯·卡薩赫馬斯的形象。卡薩赫馬斯是一位立志繪畫藝�(shù)的青�,卻在巴黎失戀自殺身亡。畢加索一直懷念這位因失戀而自殺的好友,所以在畫面上將 他描繪為愛情的象征,右邊那對母子則是母性的象征�
畫面上還有兩幅作�,女人的姿勢都是縮成一�(tuán),兩幅畫,由兩人到一人,刻畫的都是在生活的重壓下疲憊不堪 的人�,從相依為命到孤苦無依的生活境遇。赤裸的身體不但完全暴露了他們蒼白無力的肌體,也展示了他�?nèi)诵宰钫鎸?shí)、最痛苦的一�。這也是畫� 對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最貼切的描��
巴勃羅·魯伊斯·畢加�(1881�1973)�20 世紀(jì)最有影響的西班牙藝�(shù)�,也是法國現(xiàn)代派藝術(shù)的主要代�� 這位具有無窮�(chuàng)造力的人,不僅有著與眾不同的鮮明個�,而且有著不息的探索精�。他一生中畫法和風(fēng)格幾�(jīng)變化�1901�1904 年初的作品多表現(xiàn)饑餓的窮人形�,并主要以藍(lán)色調(diào)加強(qiáng)孤獨(dú)和失�、災(zāi)難與不幸的感�,這一� 期為他創(chuàng)作上的��(lán)色時�”;1904�1906 年是�玫瑰色時��,這一時期的作品題材以描寫江湖藝人為主,形象雖 然憂�,但不孤��1907 年前后,他學(xué)�(xí)黑人雕刻的藝�(shù)手法,被稱為�黑人時期��1908 和布拉克�(chuàng)造�立體主義”,�(fā)展為“綜合立 體主義”,從而使他成為歐洲畫壇的矚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