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時期的作畫方法與我們今天所熟知的現代油畫揮寫如意的� 接畫法有著極大的區別。古典油畫講究嚴格的作畫程序,一般都是先� 有色的畫底上用淺色顏料塑造出完整充分的素描關系,干透后再在� 面進行透明罩染。盡管1� 世紀后許多畫家開始作畫時使用了一些類� 今天用顏色去直接塑造形體的技法,但是直到19 世紀前在歐洲油畫� 占據著主導地位的依然是這種透明畫法。不論是格列柯、魯本斯、倫勃 朗等所創作的那些寫意傾向很明顯的巍巍大作,還是文藝復興早期� 歐畫家的那些精雕細刻的作品都是如此�
我們在這里將從古代文獻上了解到的幾位有代表性的古典油畫� 師的作畫程序作一個大致的介紹,他們是凡� 艾克、達· 芬奇、提香、卡 拉瓦喬、倫勃朗。了解一下他們所使用的油畫技法的異同之處,對我� 去探索古典油畫的奧妙是大有益處的�
凡� 艾克是公認的古典油畫的奠基人。他所發明的油畫技法對� 來油畫藝術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嚴格地說,我們在前面古典� 畫的材料的制作方法一節中所介紹的那一整套,基本上都沒有超出他 的貢獻�
早期的油畫還是保留了許多脫胎自丹培拉的痕跡,許多油畫作品 本身就是用丹培拉作底后完成的�
凡� 艾克的油畫多是畫在木板上的,將麻布貼在刷過6 遍膠的木 板上,然后用白堊粉調膠均勻地涂在畫布上�
將素描稿仔細地透在畫底上(透稿的方法下面將專門介紹),然后 用軟毛筆調合丹培拉作出精確的素描關系�
用熟油、松節油和媒介劑調色由淺入深地上色�
待單色稿干透后涂一層發光劑使白堊底子不致吸油�
上第一遍顏色時每種顏色均應加少許白粉,然后在上第二遍色時, 所調入的白粉應相應少一些,使畫面的色彩逐步產生透明的感覺和� 明的色相�
進行透明罩染,達到油畫最終的效果�
達� 芬奇是文藝復興時期最杰出的藝術與科學的巨匠,他將藝術 與自然科學完美地結合起來,顯示出他跨越各個領域的非凡才能�
達� 芬奇在作畫前先在木板上刷一層平滑光潔的石膏與膠的調 料,待石膏底干后用一種接近皮膚的顏色起稿�
用棕色丹培拉畫出物體的明暗關系,并用小筆精致地刻畫出物體 的細部,運用明暗轉移法使畫面明與暗的層次變得豐富柔和�
用調油顏料進行透明畫法,干透后涂上發光劑�
提香首創了用布繃在木框上作畫,并且第一個改變了古典透明� 法。他根據不同的內容采用紋理粗細不同的畫布以達到不同的畫面� 果�
在提香之前的畫家,在繪制油畫時都是在制過底的木板或畫布上 涂上土紅或深褐一類的顏色,然后用單色的油畫顏料起稿并用不多的 幾種油畫顏料加白粉畫出物體的素描關系,待干后進行透明畫法�
提香對油畫技法作出了很大的改進,他不像同時代的畫家那樣一 定得用蛋膠底或必須依賴透明畫法。他喜歡在深色底子上用直接畫法, 用厚稠的油畫顏色在畫底上畫出初稿,然后以褐色與白色調合畫出具 體的形體變化(白色應以鉛白為主)。顏料有厚有薄,以達到一種豐富的 用筆效果�
用透明色進行罩染,在取得豐富的色彩效果的同時保護畫面不受 濕氣的侵害�
提香非常注意用筆的變化,即使是罩色時也是這樣。有時他用大� 在畫面上一掃而過,有時又用手指在畫面上輕輕觸抹�
卡拉瓦喬的藝術是極富個性和創新精神的。他善于在畫面上運用 強烈的黑白對比,因而他的繪畫總是具有激動人心的戲劇性效果,被人 們認為是一個在藝術上“推開1� 世紀大門的人”�
卡拉瓦喬作畫時,一般都是先用單線精確地畫出物體的輪廓,然后 用大筆畫出其亮部和暗部的色彩,同時用一支較寬的扁毛筆(或扇� 筆)來揉合明暗之間的色調。當所有的這一切工作都已完成并且底色干 透后,用發光劑調色進行罩染,從而使原本比較強烈生硬的明暗對比變 得豐富柔和�
倫勃朗是古典油畫技法的集大成者,他在作畫的過程中靈活巧妙 地運用各種不同的用筆方法和各種顏料透明與不透明的特性,將兩� 不同的特性反復交替使用,使他的作品呈現出一種異乎尋常的效果�
倫勃朗也是在赭石色的底子上作畫的,他先用深棕色畫出物體的 暗部,然后再用一種偏暖的白灰色畫出物體的亮部。倫勃朗十分講究用 筆的方法,運用筆的不同大小、筆觸的不同方向、力度,流暢地塑造出� 體的形象和結構,就像演奏鋼琴一樣,有時如疾風般的大筆橫掃,有時 又像淙淙溪流一樣用小筆輕捺。畫無定法,變化莫測,同時又給人一� 呵成的感覺。待顏色干后進行透明畫法,用這種方法往返幾次過后,� 畫面亮部有的地方色彩堆得很厚,而層層設色又使整個畫面籠罩著一 種獨特的神秘的光的感覺�
真正給我們詳細地介紹了古典油畫技法的具體操作程序的,還是 伊維爾。不過他所介紹的方法更接近15 世紀的北歐早期油畫�
我們在這里將他所介紹的方法簡述如下: ①在素描紙上面畫出完整的素描稿并用硫酸紙把素描稿上物體的 輪廓線描下來,同時在硫酸紙的背面抹上土紅色粉�
②取等大的油畫框并用圖釘將硫酸紙釘在畫框上,同時用鉛筆沿 物體的輪廓描畫,將物體的輪廓線透在畫布上(畫布可為紅底或灰底)�
③用勾勒筆調棕灰色將輪廓勾勒一遍,然后用褐色與白色調合� 輪廓再勾一遍�
④將顏料擠在調色板上,依次是鉛白、土黃、土紅、土棕、群青、鐵 黑、珠砂,然后再把這些顏色每個都各加少許白粉調合在其下排,列� 第二排備用(見圖16)�
⑤用熟油加松節油調加白的第二排顏色薄薄地、半透明狀地用一 支扁貂毛筆一個局部一個局部地畫。第一遍用色可薄一點,以可見勾� 的線條為度。這種畫法要求我們所用的每一筆顏色都必須調白粉,暗部 色彩亦然。用色盡量單純,少調。每個局部上色后都需用筆重一點地� 出陰影,然后逐漸加重不透明色的份量�
⑥從中間色著手,然后向兩頭推進。在這個步驟使用顏色純度不� 圖16 古典油畫時期的調色板,第一排和第二� 過高,如畫朱紅的物體只用土紅加白粉就行,整個畫面要帶一點粉氣�
顏色畫上后須用扇形筆輕掃以減弱筆觸�
⑦待整個鋪色工作完畢,經二、三天干透后即可進行下一步工作�
如畫面不亮,可先用一種叫巴拿馬水的婦女洗頭液將畫面清洗一遍,� 無此水,洗衣粉也可代用(用松節油擦畫面也可以)�
⑧將畫面擦洗干凈并將畫面顆粒清除,用寬刷子將一份媒介劑� 五份松節油的混合溶劑均勻地深刷畫靀用松節油加媒介劑調色作畫, 開始時媒介劑用量要少,然后逐步加大用量。最亮和最暗的顏色是最� 畫上去的,要在顏色干到適當的時候用扇形筆順著造形的方向將畫面 輕掃使之柔和�
每層顏色必須至少干一天畫面,并在每次畫之前都用松節油與� 介劑的溶液刷一遍,使不同的色層和色塊之間能結合得更加緊密�
⑨在罩色前的整個畫面顏色都應比最終的理想效果稍淺一點,� 最后的罩色作好準備�
晼晫透明罩色。用軟筆蘸媒介劑與松節油的調合溶液加顏料進行� 明罩染。第一遍不能罩得太深,一定得保持顏色的透明,待溶液快干� 再罩第二遍、第三遍逐漸加深直到滿意為止。這個過程有些像畫工筆重 彩,在罩色時也必須用扇形筆隨時將多余的顏料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