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人物肖像-跨越阿爾卑斯山圣伯納隘道的拿破侖
�(fā)表時�: 2016-4-16 15:44:19 查看:4406
《跨越阿爾卑斯山圣伯納隘道的拿破� / 拿破侖越過圣貝爾納山》,1800-1801年,雅克·路易·達維特,法國�270x232cm,畫布油畫,法國巴黎羅浮宮藏
《跨越阿爾卑斯山圣伯納隘道的拿破侖》再�(xiàn)�1799年—�1802年第二次反法同盟�(zhàn)爭期間,拿破侖率�4萬大軍,登上險峻的阿爾卑斯山,為爭取時間抄近道越過圣伯納隘道,進入意大利的情景。拿破侖軍隊進入意大利后,給那里的奧地利干涉軍隊出其不意的打擊,最終獲取馬倫哥�(zhàn)役的勝利。跨越阿爾卑斯的壯舉,堪與公元前3世紀迦太基統(tǒng)帥漢尼拔大敗羅馬軍隊以及公元8世紀查理曼大帝征�(zhàn)意大利的�(zhàn)績相媲美。這場�(zhàn)役的勝利,提高了拿破侖的威望和地位,為他后來登上權力的頂峰打開了通道�
意大利戰(zhàn)役后,西班牙國王查理四世向大�(wèi)訂制了這幅畫。大�(wèi)把畫面人物安排在圣伯納山口積雪的陡坡上,陰沉的天空,奇險的地勢加強了作品的英雄主義氣概,紅色的斗篷使畫面輝煌激昂。畫面上年輕的拿破侖,充滿夢想和自信,他的手指向高高的山峰。昂首挺立的烈馬與鎮(zhèn)定堅毅的人物形成對比。凡爾賽博物館繪畫部總策劃人克萊爾·康斯坦女士介紹說,拿破侖對這幅畫的�(chuàng)作進行了干預,要求對真實的歷史細節(jié)作修改。其實,拿破侖翻山時騎的不是馬而是驢子,穿的是普通軍大衣而不是紅色斗篷。他之所以要求做這樣的修改,�(jù)說是為了渲染其“英雄的氣概和史詩般的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