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上的圣母

椅上的圣母 意大利 拉斐爾 板上油畫 直徑71厘米 佛羅倫薩彼蒂宮藏
這是拉斐爾所繪圣母像中十分著名的一幅。此油畫描繪出一位美麗、端莊、優雅、安詳的年輕母親,她穿著通俗的 衣服,還包著一塊花格頭巾,神情舉止給人一種溫柔、賢惠之感,這就是拉斐爾所創造的有著時代生活氣息的圣母 形象。法國畫家安格爾曾這樣評述過拉斐爾的作品:“要我寫出拉斐爾的全部品質和他那無可比擬的聰明才智,需要 整本書和好幾卷集子……拉斐爾所描繪的人物都是善良的,他筆下的所有人物都具有一副誠實人的外貌。”拉斐爾的一生畫了許多圣母像,這些圣母像給他帶來了巨大聲譽。拉斐爾“圣母像”已不再是中世紀繪畫藝術所表現的消瘦、痛苦、呆板之模樣,而是顯出恬靜,安寧,慈祥、閑淑、秀美的神態,既能給人以美的感受和遐想,又能使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拉斐爾的圣母畫得實在太美了,每一幅都不同凡響,觀者為之流連忘返。以致幾百年后歐洲各地流傳著一句贊美女人的話:“象拉斐爾的圣母一樣。”
《椅上的圣母》是拉斐爾所有圣母像中流傳最廣的一幅,圣母滿臉洋溢著幸福微笑看著人間,圣母慈祥,看著兩嬰兒戲耍,完全人性化,真是溫馨動人!據說拉斐爾在朋友的宴會上看到了一位懷抱嬰兒的年輕母親,她臉上幸福的微笑使拉斐爾無比激動,當即從地上抓過一塊木炭,把畫稿打在了木桶的圓底上。拉斐爾就這樣以他天才的靈感為我們留下了一幅無與倫比的經典之作。
拉斐爾特別著意于圣母的目光,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通過一雙眼睛可以窺視到畫中人的靈魂。拉斐爾畫中的圣母情深意長,這雙動人的目光令欣賞者感動。關于這雙動人的目光,有個傳說:有一次畫家從梵蒂岡出來,在門口廊柱下見到一位抱著嬰兒的少女,酷似他的心上人芙納蕾娜,看到她的目光令他神魂顛倒,他滿懷激情地拾起一塊木炭,想把這動人的瞬間永駐在畫布上,他環顧四周,見到旁邊有一只朝天的空桶,畫家沒加考慮,就跑過去把桶翻過來,在桶底上急速地畫下這位多情而美麗的少婦,有人認為《椅上的中圣母》的創作靈感源于此。
拉斐爾造型的色彩配置,基本仍遵循基督教的觀念,以紅、藍兩色為基調。因為在基督教中,紅色是象征天主的圣愛,藍色是象征天主的真理。所以在宗教畫中,圣母的衣著一般以紅藍兩色相配搭。在這幅畫中,圣母上衣為紅色,斗篷為藍色,小耶穌的黃色上衣,與圣母衣著的紅、藍色構成了調和的三原色,從而強化了艷麗的色彩和畫面的華貴。在拉斐爾所處的年代,流行一種新柏拉圖主義的哲學思潮,既主張美是不生不滅的永恒,也在藝術中追求理想美的創造。而在人文主義大師們的藝術創造中,更為重視的是對生活美的發現,他們在藝術描繪的一切美中都具有現實美感。
拉斐爾極善運用曲線塑造形象,這幅畫從畫幅圓形外框到人物的組合、體態、衣著、褶紋都以長短不等的各種曲線構成,整個畫面形象給觀賞者以豐滿、柔潤與高度和諧的完美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