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紀的意大利北部,形成了以帕多瓦城為核心的地方畫派,曼特尼亞·安德利亞(1431-1506)是這一畫派的代表性人物,是15世紀意大利北方最重要的畫家之一。 曼特尼亞的油畫作品具有堅實有力、準確細膩的風格,人物表現雄偉有力、感情充沛。一方面,曼特尼 亞誕生在多納泰羅曾工作過的帕多瓦城,在這個意人利的人文主義氣息濃厚的重要城市 中,他對古典建 筑和雕塑產生極大興趣,十分注重學習古羅馬雕塑造型;另一方面,他是意大利著名考古學家斯克瓦爾古涅的養子,在這位學者的影響下,曼特尼亞對于歷史與文物同樣有 著濃厚的興趣,這種潛移默化的 影響同樣是構成這位人文主義藝術家才智的重要方面;同時,從佛羅倫薩的美術家那里學習到的技法, 使他掌握了透視法的知識。種種因素交織在一起,共同影響著他的繪畫創作,最終使他開創了仰視透視 法天頂畫裝飾畫風。在他的代表作品《哀悼基督》中,這種透視技法得到了鮮明集中的體現。
《哀悼基督》尺寸約為67X79厘米,現藏于米蘭市勃列拉博物館。西方藝術史上,基督受難這一主 題被無數的藝術家表現過,其體裁、表現角度也不盡相同。但是,曼特尼亞畫筆下的基督受難,足以讓 人過同不忘。在《哀悼基督》中,人們看到的是一個躺在床上的、雙腳面向畫面、連雙手和雙腳上被釘 過的洞都看得清清楚楚的基督。基督的尸體占了畫面的絕大部分,畫面的左上側是正在用手帕拭淚的悲 傷的圣母。在這里,圣母成了一個年老悲苦的農婦形象。在這幅畫中,曼特尼亞不僅僅在單純地表達基 督死后的悲痛氣氛,更是為了尋求透視角度的難度。在繪畫上,一般都避免做正面縱向透視這種構圖處 理,因為它會使人產生錯覺,視覺印象也不完美。然而曼特尼亞卻借此畫在計箅人體的頭、手之間的比 例,以及與近距離的腳掌的關系。這是一種嚴謹的求實態度,是把藝術與科學結合起來研究的精神。畫 家努力表達人在畫面上實際存在的樣子。作品嚴格遵循透視法則,畫法嚴謹有力,筆觸精細感人,從而 使得人物有如雕像一般堅實厚重。狹窄的空間中彌漫著濃厚的悲劇的氣氛,壓抑得幾乎使人窒息。
曼特尼亞是一位鉆研繪畫表現技巧的大師。作為仰視透視法的創始人,他不像安布利亞畫派那樣注 重人物形象的情感表現,而是喜歡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表現對象。在運用透視方面嫻熟的技巧,使得他 的畫風寫實,筆下的人物立體鮮明。他把藝術與科學結合起來的求實精神,對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 術具有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