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作品名稱
名 稱:《拾穗者》
作 者:米勒
創作時間:1857 年
尺 寸:84 × 111cm
類 別:布面油畫
收 藏:法國,巴黎,奧賽博物館
米勒是法國少數幾個直接了解農民生活的畫家,他不僅描繪農民的悲慘生活,同時也宣揚了他們生活中所具有的高貴和尊嚴。他的《拾穗者》油畫人物有著古代雕塑的魅力,在這幅畫中,米勒采用橫向構圖的方法,描繪了三個正彎著腰、低著頭在已經收割過的麥田里拾剩落的麥穗的婦女形象。這三個婦女穿著粗布衣裙和沉重的舊鞋子,在他們身后是一望無際的麥田、天空和隱約可見的勞動場面。米勒自己對這幅作品十分偏愛,他說過“我生來只知道土地,所以我只有將我在土地上勞動時的所見所感都忠實地表現出來。”《拾穗者》正是他這一言行的最好注腳,也是他思想與技術的完美結合。難怪羅曼·羅蘭曾評論說:“米勒畫中的三位農婦是法國的三位女神。”
油畫作品入選理由:
◎一幅被誣為有煽動農民情緒傾向的偉大作品。
◎偉大的農民現實主義畫家米勒舉世聞名的名作。
◎一幅通過平凡表現崇高和質樸之美的作品。
畫家簡介
米勒(1814~1875),19世紀法國杰出的現實主義農民畫家。出生于諾曼底半島格魯契村的一個農民家庭。23歲時來到巴黎學習繪畫,后因巴黎流行黑熱病、政治動蕩不安等因素,攜全家定居巴黎近郊的巴比松村,在從事農業勞動的同時進行繪畫創作。他用極端細膩的筆觸,寫實主義風格,把辛勤勞作的農民與崇高的宗教情操真切地描繪了出來。代表作除了《拾穗者》外,還有《播種者》、《晚禱者》、《牧羊女》等。
油畫人物賞析:
《拾穗者》油畫人物是畫家中年以后的作品,也是一幅最能代表畫家農民畫風格的作品。畫面刻畫了三個勤勞樸實的農村婦女在農場主收割過的麥地里彎腰拾麥穗的場景。驕陽下,一片廣闊的麥田已經收割完畢,遠處是堆成小山一樣的金黃色麥子,幾個人正在忙碌著把一輛裝滿了麥子的車子運走。右邊很遠處一個監工模樣的人正騎在馬上巡視或者在吆喝著什么。畫面近處,收割過的麥茬地里,三個樸實的農村婦女正并排撿拾遺留在地上的麥穗,她們雖然身體健壯,可是機械單調的拾取動作,已使他們疲憊不堪,動作遲緩而笨重。其中的兩個還正在彎腰拾取,另外一個因為彎腰過久,正稍微伸直了腰桿出口氣,可是專注的目光仍在搜尋著地上的麥穗。她們手中拿著的幾根麥子與遠處成堆的麥垛形成了鮮明而沉重的對比,似乎傾訴著農民在豐收的年成里依舊的辛酸和無奈。三個拾麥穗者,那專注的神情、遲緩笨重的動作,表現出了她們的虔敬、忍耐、忠誠,也把農民與土地那種魚水深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看過這幅畫,常常讓人禁不住想掉眼淚,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一種對生命莊嚴的敬畏,一種農民與土地間虔敬的宗教般的情懷。畫面上的三個農婦衣著樸素,都穿著肥大的粗布衣衫,沒有一點奢華的樣子,然而正是這種勞動人民的本色,讓我們體會到了一種質樸平凡的美麗,它比那些華貴衣飾下驕奢的富太太更能讓人領略到一種崇高和莊重的美。
米勒在油畫人物畫中用了橫向的構圖方式,前景中的三個人物與后面的一排麥垛形成了夾角式的構圖模式,避免了呆板的平行,使畫面看上去有一種錯位的美感。并且采用了遠明近暗的光線處理方式,把麥田深遠、遼闊的空間感表現得很充分。畫上的色彩搭配極為協調,三個主人公的衣服顏色以藍、紅、黃色為主,特別是三個人的帽子很醒目地用三種顏色表示了出來,從而給人留下了極為鮮明的印象。畫面遠方金黃色的麥子與三個人手中的麥子形成了顏色上的呼應,也形成了反差明顯的對比,達到了極佳的表現效果。
這幅《拾穗者》在沙龍展出時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褒貶不一。有人認為畫面上三個女人丑陋不堪,是“貧民的丑陋三女神”;有人則誣蔑畫面內容揭露了農民生活的艱辛,有想向上層社會挑釁的意味,是有意在煽動農民情緒。米勒對此辯解道:“我將堅強地站著,即使他們稱我是表現丑的畫家,是妨害我們民族進步的東西,但我們絕不做把農民模樣加以美化的蠢事。如果只能無力地表現我自己,我寧愿不表現。”從中我們看到了米勒堅定的現實主義立場以及通過平凡的人物表現崇高理想和內在精神力量的努力。米勒是法國美術史上最偉大的農民畫家,他與庫爾貝一樣為19 世紀法國現實主義美術運動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